近日,本市再出支持中小微企業保持平穩發展的九條重磅舉措(以下簡稱“京九條”),在此前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十六條措施基礎上,提出擴大研發經費補貼范圍、鼓勵創投機構踴躍投資優質企業等新政支持企業發展。記者昨天獲悉,目前,中關村示范區重點監測的3.85萬家企業,復工率近93.27%。
1.5億補貼
新增千余企業受益
“疫情以來,在線辦公、視頻會議走紅,越來越多的企業有相關技術需求。”輕網科技總裁童錫鵬回憶,從2月中旬起,他和同事們接到的客戶咨詢及合同簽訂數就開始上漲,公司研發步伐加緊,但資金回款卻存在一定滯后。進入可獲研發經費補貼的隊列,能為企業減輕一定的資金成本,加速創新步伐。
根據新版“京九條”,明確將中關村科技型小微企業研發成本補貼申報標準由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下調整到2000萬元以下。此次調整后,預計可新增約1000家科企獲科研經費補貼,支持資金約1.5億元。
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解讀稱,補貼“升級”是為了進一步加大對中關村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,擴大政策的覆蓋范圍,讓更多的中關村科技型小微企業能夠得到研發經費補貼支持,幫助企業渡過難關。
56.3億貸款
緩解資金鏈緊張
依據新政,本市支持中關村企業通過科技信貸產品進行融資,按照企業實際貸款利息的50%給予企業貼息支持,對單家企業單一信貸產品年度融資的利息補貼不超過50萬元。
除了銀行信貸,創投機構也是科技企業獲得資金助力的重要途徑。
中關村管委會負責人透露,投資機構開展首輪投資的,按照實際投資額的15%給予風險補貼,單筆補貼不超過50萬元,單家投資機構每年補貼總額不超過150萬元;開展首輪之后投資的,按照實際投資額的10%給予風險補貼,單筆補貼不超過100萬元。對于同一家投資機構進行多輪投資的不重復支持,單家投資機構每年補貼總額不超過200萬元。
針對企業資金鏈緊張問題,中關村管委會此前聯合8家金融機構推出了200億元的“中關村企業抗疫發展貸”,截至4月9日,7家銀行共發放貸款412筆,金額56.3億元,平均利率3.7%。疫情期間,中關村管委會還緊急撥付小微企業研發、專利、人才等補助資金4.8億元,支持企業4000多家。中關村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也為在孵企業減免房租1.38億元,8000多家小微企業受益。
到崗不限50%
科創人員“展拳腳”
近日,本市取消部分行業復工審批,不再要求“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%”。金隅智造工場相關負責人介紹,在滿足到崗員工辦公間距不小于1米、每人使用面積不小于2.5平方米等疫情防控的同時,園區內已有部分企業按照放開后的要求現場辦公。
“如果長期只能50%到崗,對我們的產品研發進度以及已有訂單的交付,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。”AI“獨角獸”企業云知聲創始人兼CEO黃偉感嘆,非常樂于看到這樣的措施出臺,讓企業在防疫同時不誤發展。
為助力中關村科學城企業全面復工復產,中關村科學城商務服務中心近日在海淀設立,企業撥打區復工復產熱線電話報備相關需求后,在這個服務中心里,洽談、簽約等商務活動的短期進出京人員能實現“全閉環、全流程”管理,既保防控又不誤復工復產。(記者 孫奇茹)
-
北京海淀:多措并舉助力高三返校
新華社照片,北京,2020年4月21日 北京海淀:多措并舉助力高三返校 4月21日,工作人員在北京市十一學校教室進行消殺作業。
-
北京市管國企一季度利潤總額71億 國資公司等企業實現“開門紅”
特別是首農食品集團、北京國資公司、北投集團、外企集團、北京銀行、北京農商銀行、北京市保障房中心等10戶企業實現“開門紅”,營業收入、利潤總額雙增長。
-
研發補貼范圍擴大惠及上千家科企 緩解資金緊張
-
北京市體檢中心:網上先行預約 掃碼憑卡體檢
-
疫情以來北京警方勸返車輛3萬輛 人員6.6萬人
